慢跑的過程中, 一直想起昨天聽到的兩件憾事...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P從小都在客廳畫畫, 作勞作, 與寫作業. 隨著她於今年開始上小學, 我們開始覺得應為她準備一個可以專心讀書的環境.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參加老婆她們哺乳室辦的生日party, 地點選在明德水庫旁的日新島水榭舞台.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張照片拍攝於頭前溪橋, 感謝政府德政, 新鋪設的柏油路把原本斷斷續續的頭前溪北岸貫通了!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金馬在新竹, 雖然得帶著兩個小蘿蔔頭出門, 說什麼也不想錯過這難得的盛會.  所在的位置極差, 只能拍到主持人的背Orz...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細雨中爬坡, 一步步向前挺進. 這段路上, 一直思索著旅行的意義...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澎湖的朋友可在此粉絲團按讚, 常可在這裡讀到許多關心澎湖環保與發展的議題.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citizenspenghu/ 另外, 也可把鄭同僚加入朋友 http://www.facebook.com/tungliao.cheng 或者在他的粉絲團按讚. 舊時候的澎湖總能經由它細膩的文字重現, 雖然那樣的環境與情懷我們將永遠的失去了... 以下是轉載自鄭兄Facebook的兩篇文章: (養豬的那篇相信我阿爸看了之後一定很有感觸 ^.^) 進順下網 我家住在馬公港的對面,中間,隔著一大灣淺淺的潮間帶。潮間帶主要是沙地,間或散佈著一些長著海菜的岩石地或珊瑚。海水每天漲退,漲潮時,整片灣區都藏到水下,退潮時,海水從每吋岸邊慢慢撤退,退到整個灣區都裸露向天,才又開始回漲。 港灣內由於避風,又有許多食物,所以魚蟹豐富。小時候我們可以很輕易在退潮的岩石淺水窪裡,抓到一些來不及隨著潮水離去的石斑或花身仔等魚類,做為家裡的小菜;也可以從沙地裡輕易找到紅蟳的地洞,抓幾隻巴掌大的小紅蟳回家打牙祭。冬天,整個潮間帶的大小石頭上都長滿了綠綠的海菜,更是我們可以撈來賣錢籌學費或貼補家用的重要經濟來源。 不過,這些個別的採集,若和對面海邊一個叫進順的魚網威力相比,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進順家裡有張超長的大魚網,長度可以從海灣的此岸連到彼岸,起碼有近千米,高度則超過三米高,足以露出海灣漲潮時的最高點。 進順下網,是馬公港灣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的轟動大事。他們家族的人,會在退潮前,先將魚網用牛車帶來,橫跨海灣鋪好。等到潮水漲滿後,再搖船沿著魚網跳入水中,將魚網的頂端拉起來,所有灣內的魚啊蟹啊,就此全部落在他們家魚網的包圍圈裡,海洋遼闊,卻再也插翅難飛,只能隨著潮水漸漸擠到網邊。 每次只要進順下網,附近的村子就會騷動起來,至少一兩百個大人小孩會提著籃子,跟著潮水下降,漸漸貼近網子。 當潮水退到膝蓋左右的深度時,網子中央大約直徑百米左右的扇型空間裡,已經聚滿漲潮時所有來到灣內的大小魚群,一層疊一層,一層又疊一層,翻騰跳躍著。陽光下魚身閃閃發亮,水面喧嘩,好像有幾千萬片的大小玻璃在同時翻轉著。 進順家族老老少少至少有二十人全體總動員,有的會沿著海水的邊緣牽著警戒線,腳下還不斷踢飛混著泥沙的海水噴向旁觀者,不准大家接近撿便宜;有的則駕著牛車,用剷子一剷一剷,將魚群進袋子,或剷上牛車,再一車車載走。 旁觀的村民們沿著警戒線排成長長的隊伍,人聲吵雜,隨著水退而前進,每個人都很容易在警戒線附近撿到一些散落在水線後因缺水而跳動的魚兒,或半躲在沙裡的螃蟹。 阮阿公常常說,進順的跨海灣魚網真夭壽,小小的洞,除了瘦小魚苗,沒有任何其他生物可以逃得了。可是,說也奇怪,雖然進順家族常常載走幾牛車的大魚小魚,但,下一次下網,新的魚群竟又幾乎一樣多了。進順的天羅地網雖然夭壽,顯然未曾摧毀肥沃海灣的生態;這裡的魚群真正滅絕,是後來政府要發展地方,竟將整個海灣用廢土填平了。 養豬 阮阿爸以前在台電工作,雖然工作穩定收入也不差,但一人賺錢需要上侍雙親祖母,下養六個小孩,一家十一口,雖然沒什麼育樂,但食衣住行,仍然負擔很重。所以,賺取外快,便成補貼家用很重要的方法。 小時候,我們家咾咕石蓋的豬舍裡,一直沒有間斷過養豬,豬是用來賣了換成註冊費而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所以,我們雖然沒什麼機會吃豬肉,但豬如何走路,可看多了。 阿爸每天上班騎著一輛兩手需要撐很開很威武的鐵馬,車後座橫綁著一根扁擔,扁擔的兩頭,各吊著一個大大的空油漆桶。他總在上班前先將空桶放到馬公飯店的後門,下班後,再騎著腳踏車,到飯店後門拜託飯店的伙房,將他們的餿水倒進桶裡,然後再掛上扁擔搖啊搖的帶回家餵豬。 阿爸的鐵馬有個鈴鐺,快到家轉彎時,阿爸就會拎拎拎的按著,緊接著鈴鐺的聲音,就是阿爸鐵馬尖銳的煞車聲。豬舍裡的豬隻聽久了,都知道爸爸的煞車聲,就是代表著好吃的回來了,流著口水,拼著命鑽在前頭,等著搶第一瓢的餿水。阿爸每天載回來的餿水,加上我們自己種的地瓜簽、豬母菜和剩菜,養大了豬隻。 家裡賣豬的時間,通常是我們六個小孩要開學買鞋子、買書籍、買文具、買制服、繳註冊費的時候。賣豬當天,那個壯碩的豬販老闆,就會開著一輛髒髒的貨車,帶他胖胖的老婆和一個助手一起來。 老闆和助手總是穿著密密高高的黑色膠鞋,手帶著比小孩手腕還粗的草繩。他們通常會直接衝進豬舍,一手提起豬後腳,豬隻馬上應聲摔倒,然後兩人合力迅速用草繩將四蹄合綁,再用扁擔一人一邊扛起來,由老闆娘和阮阿爸一起確認大大的秤杆上顯示的重量有多少。通常我們一批大約飼養四、五隻,不到半小時就都被綁好秤好裝好了。 買豬都是現金交易,一手交豬,一手交錢。豬隻在被摔倒開始扭動嚎叫,尖銳的叫聲一直沒有停過,每次的交易,都在豬群的哀嚎中完成。每回直到車聲的引擎都聽不到很久了,我在空蕩蕩的豬舍裡都還聽得到豬隻遠遠傳來的叫聲,對於那些豬隻,總有說不出的歉意。 小時候,我們六個小孩都不敢亂花錢,懂得要珍惜難得讀書的機會,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機會裡,伴隨著那一聲聲的哀嚎。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天前才得知有這樣一個單車活動, 於是又再一次的以陪騎的身份參加本地辦的單車活動.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查了下自己的Blog記錄, 這是四年來第三次騎觀音山, 巧的是每兩次相距正好約2年.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每天晚上都在玩Lightroom, 藉由風格檔的使用可輕易後製出有Fu的照片.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次來鳶山不曉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趁著今日秋老虎發威天氣特好, 帶家人來這輕鬆走走.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兩年半前曾參加過第一屆的戰地越野, 過癮的黃土off road令人印象深刻. 當個把月前得知這消息時便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貝女兒的第一次月考成績出爐囉~ 99分! 真是值得好好鼓勵.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換了新相機, 重新拾回拍照的熱情.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鑽石型車架的折疊車, 舉凡Pacific IF reach與Gaint Chiron都是這類的設計.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專刊(40多頁)收集了全球各地Reach精實車的騎程體驗, 真的超棒的啦!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秋高氣爽果然是辦單車活動的好時節, 苗栗昨天才剛辦100Km的單車挑戰賽, 今天新竹緊接著辦.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