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曾騎上去大棟山, 但因雨後地面濕滑, 無法騎原本計畫要的off road路線. 趁這次清明連假, 想獨自再來挑戰看看.
上回是騎民和路上去的, 這回想換騎東和街看看. 上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東和街起點, 右前方山上的電塔是待會要挑戰的最高點.
 
兩個月前騎上去大棟山的紀錄: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11872161


今日的軌跡圖. 左方標示著"龜崙山"的地標就是今日要去的大棟山.



東和街的坡度比民和街陡. 加上去程我刻意右轉東和橋, 超陡的產業道路讓我不得不下來牽車.



騎到虛空禪寺後的路就比較不陡了.




電塔就在不遠處.





由東和街入口騎到這裡(海跋405m)共花了我50分鐘(10:40am ~11:30am).
五指山車賽的暖身吧!




我跟上次一樣選擇往涼亭左方的步道下行.



一開始扛車走下的不少階梯.



少許路面可以下來騎騎.




花了這麼多力氣就是為了與泥土親近, 享受在林道裡off road的滋味.



但是越扛越覺得不對勁, 怎麼在Eric的單車路線裡每見到這麼多的階梯?




在山裡, 沒什指標, 每次遇到岔路都要猶豫個老半天. 每次走錯路都得扛車原路折回, 超級費力的!
索先把車停下, 步行下去探路. 天啊! 還有走不完的階梯, 我想大概是騎錯路了>.<




耗了30分鐘, 我又回到電塔處.




這時, 我決定好好的研究一下路線, 確定要往青龍嶺(全長2.7Km)的方向走.



才剛沒走幾步路, 眼前便出現了岔路. 根據方才地圖所示, 應是要右轉吧! 
(但後來證明, 我又錯了, 應該要直走...)



右轉後地形不錯, 挺適合騎車的.



但眼前的難題又來了, 三岔路口, 甚至還有要拉繩子的路段... 這如何是好?
後來又折騰了一陣子, 遇到山友才正式確認我又走錯了
只好再折回剛才一開始的岔路口, 不右轉, 改直行.

這一折返又花了我30分鐘.



終於踏上正途囉! 這平緩的階梯騎起來不是問題.




看到秋壇山的石碑後我的心更加堅定了, 沒錯, 我走在往青龍嶺的山路上.




但是, 需要扛車的路段還是很多. 怎麼會是這樣呢? 我不時用手機瀏覽著Eric的網頁...


大棟山步道越嶺
http://bike.ericchen.info/20100624.htm



看到眼前的陡坡, 我開始猶豫了. 前方那位山友告訴我他幾乎每天都來這爬山, 這條路線是無法騎單車的.
我把手機上的網頁給他看, 他笑著說, 網頁上拍得多是可以騎的路段, 但大多數的路段都是無法騎的啊~



就這樣, 我決定放棄了! 來回鐵塔又花了我30分鐘.
三個30分鐘, 我幾乎沒騎到甚麼off road, 倒是體會到不少扛車的艱辛.

天啊! 給我一條off road吧! 
要親近土地竟是那麼難~~

--------------

以下是Eric的單車日記(http://bike.ericchen.info/)的作者給我的回信. 他的建議十分中肯與實用, 
特別在取得他同意之後, 轉貼於此. 盼能幫助到更多off road的初學者.

Dear Frank,
 
FYI
 
有一位offroad的前輩曾經說過,在台灣offroad就是要有扛車的準備。我個人的經驗是,隨著offroad的經驗越多,扛車的忍受力就會越強。
 
另外,對可騎路段的定義與感覺是很主觀的,與offroad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與每個人對危險地形的感受也有很大的關係。還記得,騎完大棟山後去樹林午餐,同行車友Apollo還對我說「今天真是輕鬆啊」,所以,山友的話只能當作一個參考,我的文章也只是一種參考,畢竟每個人都是基於自己的經驗做的判斷。
 
一般來說,正常的林道是路面最好的,風景佳又很少扛車,是很好的offroad入門路線。另一種是台車軌道改建的步道,坡度平緩,也是不錯的路線。一般的登山步道就要慎選了,有許多是完全不適合騎車的,除了車友山友的紀錄,我會先用等高線地圖研究路線起伏來判斷。另外,行前我會在電腦中規劃出路線,傳到GPS中,就比較不會走錯路。
 
還有一點心得供參考,入門者如果可以找到有經驗者同行,不只可以學到一些經驗,也可克服一些困難、增加信心。

BR
 
Er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nkLu 的頭像
    FrankLu

    FrankLu的發現之旅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