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部號稱騎乘感與大車最近的小車, 是該比一下的.
Reach v.s. Bike Friday. 相似的軸距與角度. BF的的座管角度大一些.
特別的是連後三角的角度也相同. 
為能達到適何各種身才的人騎乘, BF設計成可裝超長的座管.
Reach 的前三角有上管加持, 車架的強固性應會好些.

在疊圖的時後才發現Reach的座管的延伸線並不落在BB中心. 
看了其它的車, 沒看到有這樣的設計. Why ?
我想原因是因BB之上還有一折疊用的轉點之故吧!




若我圖沒疊錯, 下一代的Reach : Racer, 的車架與軸距稍小於Reach.
上管與BB的高度也略低. 想必對輕量化與強度提升都多少有幫助. 

當然, 後避震的角度不同, 是外觀上的最大差異.
若照Peter的說法, 這樣修改後的角度可等效加強後下叉的強度, 對踩踏力量的傳導應有加分吧!

不過這對避震應是減分吧! 不過無仿, Reach的優力膠是吸震用的, 不是避震用的.
尤其對Racer這部以跑車為主訴求的車更是如此!

More information abour Racer :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article_id=9149739

更多車架的角度比較 :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article_id=9137851


//-- 以下為2008/3/4增補
一直對Reach的座管設計不解, 為何座管的延伸線並不落在BB中心. 
看了其它的車, 沒看到有這樣的設計. 


由下圖, Speed Pro TT的座管角與Reach差異極大.


Reach v.s. Speed Pro TT

即便是Reach的兄弟車Airnimal, 其座管角度也比Reach不斜, 延伸線也是直通BB.

Reach v.s. Airnimal

這樣的設計原因為何 ? 除了稍減重外, 恕小弟不才, 實在參透不了 ..
若說後傾的座管會增加穩定度, 總的來說, 座墊位置並未較其它車後移呀!


尚搞不清楚此種社計的優點, 但弱點浮現...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