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個多月的Reach SL, 終於在謎之日期給我拿到了. 會喜歡Reach這車系, 除了它的造型之外, 更令我心儀的是在它背後
不斷的創新, 研發與改進的努力. 關於我與Reach的故事, 在"Reach的前世今生"一文有詳細的圖文說明.


實不願用開箱文的形式來完成這篇Blog. 多分享一些實際的騎乘感覺還是比較重要些. 上圖, 剛組好Reach SL的一刻.


與他的老大哥 - Reach Racing擺在一塊, 很輕易的可看出他倆最大的改變 -- 後避震的位置與座管.
事實上, 一個不易看出的地方是 - 他的BB較前一代低了2cm. 據稱是跟據選手多次試車後所作的調整.
此調整會些微降低高速的爆發力, 但能減低騎程者的肩頸處的壓力, 並增加穩定度.


另一個車架上很大的改變是前避震四連桿, 以達輕量化與更有效的緩衝.


與上一代Reach 的差異處. 當然, 輕量化是最大的差異 (10.5Kg -> 8.5Kg)
(還有前面說的, BB與上管整個下移2cm)


詳細的規格. 這次Reach SL的兩大設計終旨 :
1. 輕量化
2. 要讓單車界知道, Pacific在其頂級車上全數採用國產零件.

這第二點真屌, 就是喜歡Pacific這種創新並敢於嘗試的理念.
(PS : 唯獨飛輪仍使用Shimano Capreo 9-26T.)


我想做再多的規格改變,若對實際騎乘的爽度沒有提升, 一切也是枉然. 以下是我騎了126Km後的心得.


Reach SL給我的第一印象 - 好響亮的棘輪聲. 尚不確定是否比較順, 但光用聽的爽度就很高了^.^


改良的後避震(角度)效果真的好很多. 不會跟以往會在踩踏時抖動. 恰恰好的軟硬度. 
前後避震給人很穩定舒適的路感.


當然, 車子變輕了. 只不過想像中的8.5Kg應要更輕~~


感覺得到的踩踏效率提升. 由於主要的傳動零件均升級了, 車子也輕了2Kg, 踩踏的綿密感提升許多. 這點在爬坡時有強烈感覺,
完全沒有以前重拖的感覺. 這是我最欣賞的改善.

PS : from 自行車設計重點 : 大盤, 輪組對踩踏效率的重要性.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9157536
"....所以如果你的自行車已經很輕了,那麼最好是輕在車輪的重量。因為騎乘所必須施予車輪的力量須要抵抗車輪重量的兩倍,所以在整車重量不變的情況下,車輪越輕騎起來越省力"

" ...大齒盤組是最直接承受踩踏力量的零件,當然其性能的評量標準首要就是剛性。無論騎士對其施以多大的力量予以摧殘,大齒盤組的曲柄都應該百分之百忠實的無扭曲的及無能量流失的傳導騎士踩踏的力量。"

"...也就是我們得對車輪施與兩份力量抵抗車輪的重量兩次才能產生自行車前進的動力。然而我們所承載的其他重量(自行車輪以外重量+體重)只要一份力或是一次施力就可以使其移動。"


改良過的車架, 座管不像上一代那樣被避震器切斷, 強固性提升許多(感覺的出), 也減少許多異音問題.


由於車子變輕了, 下坡的感覺不若上一代的穩定. 可能要一段時間後才能適應.


還有, 騎在路上常會成為吸睛焦點. 比較不夠低調~~


Microshift的變速器. 是否好用/耐用,尚待時間評估.
 
只是上檔方式時與Shimano不同, 偶而會忘了如何上檔...
另外, 那彎把的Drop有點大, 尚在適應中.


水壺架的位置太前面了些, 取放水壺不太方便.


簡單的心得分享, 提供給Reach迷參考.

總結, 我最欣賞的改善 :
1. 綿密紮實的踩踏感, 不重拖
2. 更強固的車架
3. 更為穩定適中的避震
4. 響亮的棘輪聲
5. 輕盈帥氣的車型.

Reach SL 全台首發, 成功!

-----
自行車設計重點 : 大盤, 輪組對踩踏效率的重要性.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lu/9157536

於Mobile01上的Post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7&t=821520&last=8763459

How to fold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