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Road (左)        Reach Racer 試作車(中)                Reach Racer 完成版(右)  

Reach Racer在美國發表了!  
http://www.pacific-cycles.com/news_detail.asp?nowbtn=1&brandbtn=1&cat0=2&cat=24

將三台Reach擺在一起看, 瞧瞧設計師做了甚麼改變!


主要改變 : (by my observation)

1. 改變前叉設計
    原因/原理為何 ? 不是很清楚. 個人以為與輕量化有關.

2. 上管高度降低約3公分, 略為傾斜.
    減少折疊後體積, 減重.

3. 筆直/全長的座管
    可整個座管完全插入車體, 不被後避震卡住.
    這點是一個相當大的改變. 也是試作車與完成版的最大不同.
    "This new full length seat tube also allows when folding the frame into its compact size for seat post to be fully slide into the frame." 

    這點也是個人相當欣賞的改變. 如此會有更穩定的大三角, 更紮實的車體結構!


4.後三角與後避震
    因上面所述第三點, 後避震接點與角度必需改變. 這也是試作車與完成版的最大不同.
    原廠號稱"rear swing has been fine tuned for ideal feel and response for those long days riding on the roads."
    個人並不明白為何把後避震角度加大(更挺), 如何改善騎乘殊適度. 或許是為上面所述第三點而不得不做的改變吧!
    不然, 何苦在試作車中已把後三角改成類似四角形, 卻在完成版改回與Reach Road相似的三角 ?

5. 大幅減重
    由10.5Kg-> 8.0Kg
    關於這點本人持高度懷疑. 在單車的世界, 少2.5Kg是要花不少銀子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 量產版會是多重, 多少銀子.

當初選Reach, 就是愛上它的設計感. 體驗這部車的過程是令人興奮的!
如今能看原廠精益求精, 不斷推出新作. 在一旁觀看的自己彷彿也成了設計成員之一.
光是想像, 也十分過癮.


Reach Road 2007年版


第一代的Reach : Bichet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k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